海外山东大学校友资讯网 SDUAA.org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709|回复: 0

精准是医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转载

[复制链接]

32

主题

32

帖子

587

积分

管理员

生物信息部资深科学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7
发表于 2017-12-12 0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4日至16日,2017第四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在贵阳顺利召开。大会邀请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十余位中外院士、百余位国内外医学专家参与。大会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在论坛上发表致辞。



我们谈医学发展和健康事业,此时此刻在中国谈是最好的时机。中华民族走向文明五千多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健康工作。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全社会层面,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大家都非常关注健康。

我们谈的健康,尤其谈大健康,是和传统健康概念有所不同的。过去我们认为看不看医生、去不去医院、吃不吃药是判断健康与否的标准,但今天这个标准已经发生改变。《中国健康工作 2030 规划》提出,健康是要有健康的体质、健康的心智、健康的文化,所以实现健康中国是国家层面的工程。

实现健康中国是中国 2030 年的目标,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当前在中国的各类高发疾病,其中包括肿瘤。中国每年肿瘤新发病例约 380 万,死亡人数超过 260 万。高血压患病人数约 2.7 亿,糖尿病人数约 1.1 亿,糖尿病前期患者约 1.5亿,肾炎导致的肾功能患者近1 亿。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全国将有 1200 多万老龄性痴呆患者,以每年有 30—50万的速度递增。

我刚才谈到的是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还有一部分同志患的是感染性疾病,比如乙肝。目前中国有乙肝患者约8000 万,还有每年碰到的禽流感、手足口病,以及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埃博拉”、疯牛病等,都是我们实现健康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或者说最重要的办法之一就是科技创新,我们需要新的手段、新的药物、新的技术。今天参会的年轻人很多,这个数据我不讲可能大家平时意识不到。现在临床大夫开的西药处方有 95% 以上的知识产权是外国的,我们的大型医疗装备、微创、机器人等有 95% 以上也是国外进口的。临床的任何一个疾病都有临床路径,有标准和《指南》,中国最早的《指南》有 95% 也是参照国外的,而中国对国际的贡献不足 5%。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的就是科技创新。通过创新性的技术研究、药物研究、装备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来突破自身,影响世界。当然我们今天的会议除了谈创新,还有精准。



精准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发明再好的诊疗仪器,都是为了让疾病看得着、看得清、看得准。我们的多学科交叉是为了对疾病有更精准的把握;我们的转化医学让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技术也是为了给病人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我们的导向治疗、分子影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免疫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更是为了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所以说精准医学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系统地考虑患者全身心状态的诊疗理念。

目前,肿瘤学科推行的 MDT 模式,其实就是精准医学理念的临床实践,通过多学科交叉的诊疗,对肿瘤实现比较精准的诊疗,通过进一步肿瘤分子分型、分期,来制定精准的放化疗治疗方案或靶向治疗方案,使得患者实现最大的临床获益。

今天的会议共邀请了国内外近 20 位的优秀专家,从基础性组学到信号转导,从临床药物的研发到临床医疗的路径及手段,跟大家做一个深入地沟通与交流,让我们年轻的学者和医生与前台就座的医学大咖们有一个直接的思想碰撞。我相信一个科学家的形成首先要具有科技创新的态度,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还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成熟。

今天,我们共同聚焦“精准”,弘扬交叉融合,促进团结合作,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最后让我回到这句话 " 精准是医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选自 2017 第四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国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致辞)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498532931936453133/
试运行十天,各种功能测试顺利通过,版面设计定稿。微信微博互联成功。 欢迎校友和老乡吗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海外山东大学校友资讯网 SDUAA.org

GMT-8, 2025-4-19 11:52 , Processed in 0.0218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 广告, 与商务合作 邮箱:  联系电话: admin@sduaa.org